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眼科杂志 》 >眼眶及眶周脓肿17例临床分析

眼眶及眶周脓肿17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眼眶及眶周脓肿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2010年7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7例眼眶及眶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详细记录病史、病因、脓肿位置、副鼻窦受累情况、眼球受累情况、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影像学特征、治疗过程及预后等, 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7例患者中男性10例, 女性7例, 年龄3.0~71.0岁, 平均33.9岁;17例患者均行分泌物或脓液细菌培养, 其中8例培养结果阳性;眼眶及眶周脓肿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受压移位甚至变形、眶压增高、脓肿破溃等临床表现;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影,位于骨膜下者, 呈"梭形"或"吊棚样", 相邻副鼻窦可有炎性或占位表现;MR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影, 脓肿内信号不均, 并可见低信号骨膜影;眼眶及眶周脓肿的病因主要是副鼻窦炎症, 其他还包括外伤、手术、副鼻窦肿瘤、糖尿病等;17例患者的治疗策略包括经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联合外路脓肿清除术, 单纯外路脓肿清除术, 单纯经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 外路脓肿切开引流治疗, 单纯抗感染保守治疗;16例患者预后良好, 未出现视功能受损、眼球运动障碍、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因治疗延误出现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 视功能严重受损。结论眼眶及眶周脓肿病因复杂多样, 多继发于副鼻窦炎性反应, 也可继发于外伤、手术、肿瘤等;眼眶及眶周脓肿临床表现多为炎性反应及占位性特征, 诊断关键在于明确病因;切开引流是主要治疗手段, 必要时多科室联合手术, 以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中华眼科杂志, 2017, 53:588-593)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