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肿瘤杂志》 >启东肝癌的早诊早治及筛查效果评价

启东肝癌的早诊早治及筛查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通过启东地区的肝癌筛查实践,探讨在肝癌高发区开展高风险人群肝癌筛检的筛查效果。方法根据中国癌症基金会癌症早诊早治专家委员会制订的方案,对启东地区筛查发现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采用甲胎蛋白(AFP)联合超声检测的方法开展每年2次的诊断性筛查,评估筛查效果的指标为任务完成率、肝癌检出率、早诊率和治疗率。对筛查患者开展随访,随访截至2016年3月31日。采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并比较反复筛查组和自动就诊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2007年以来,启东地区筛查目标人群38 016人,发现HBsAg阳性者3 703人,阳性率为9.74%。排除初筛时发现的29例肝癌患者,实际随访队列人数为3 674人,共完成诊断性筛查33 199人次,发现肝癌268例,肝癌检出率为1.61%。其中通过反复筛检发现的肝癌186例,检出率为1.12%;早期病例149例,肝癌早诊率为80.11%;186例肝癌患者中,接受治疗167例,治疗率为89.78%。按HBsAg阳性者队列共随访25 452.00人年计,肝癌年均发生率为1 052.96/10万,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发生肝癌187和81例,发生率分别为1 488.45/10万和628.46/10万。队列中所有肝癌患者的1、3、5、8年生存率分别为64.55%、40.50%、32.54%和19.65%。反复筛查组患者的1、3、5、8年生存率分别为77.16%、49.04%、38.53%和24.25%;自动就诊组患者的1、3、5、8年生存率分别为36.25%、21.21%、21.21%和0%,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启东肝癌的筛查实践证实,严格按照专家方案,采用AFP联合超声检测的方法,对肝癌高风险人群开展每年2次的筛查,可以提高肝癌的检出率、早诊率,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高肝癌筛查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