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四川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复合群体产量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四川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复合群体产量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选取四川省射洪、仁寿、广安3个典型丘陵农业生态区,调查了各区域2004-2012年的玉米-大豆套作复合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探讨了玉豆套作复合群体最大理论产量及其同各构成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就玉米-大豆套作而言,四川存在大面积的中低产地块,其比例高达80.2%.根据实际产量计算获得的射洪、仁寿、广安玉豆复合群体最大理论产量显著高于各自的实际最高产量,说明提升潜力巨大.通径分析表明,在不同区域内,复合群体主要的产量构成因素对群体产量的贡献率有差异,其中大豆和玉米的有效株数最为重要.此外,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的差异,是导致复合群体产量差异的主要肥力因素.因此,玉米大豆套作高产栽培技术应以增加播种密度为核心,提高玉米有效穗数和大豆有效株数,辅以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这是玉豆复合群体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5年第6期|832-837|共6页
  •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农业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农业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农业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农业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农业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农业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农业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农业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农业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油料作物;
  •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套作; 复合群体; 产量; 四川;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