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眼底病杂志》 >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血管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血管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摘要

目的使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血管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概况。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在血糖升高后的第6周分别处死正常组大鼠和糖尿病组大鼠各10只,提取20只眼的视网膜血管,一步法提取总RNA。使用(α-32P)脱氧腺苷酸(dATP)标记样品制作探针,与含有1176个基因的尼龙膜芯片进行杂交。使用计算机软件对所获结果进行相关分析。选择3个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结果糖尿病大鼠第6周,136个基因具有差异表达,占检测基因总数的11.5%。其中,表现为上调的基因90个,占7.6%;表现为下调的基因46个,占3.9%。差异表达涉及多种功能的多个基因。与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相关的72个基因中,有15个出现了表达的差异。表达上调的基因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中Fas相关的死亡域(FADD)、TNF受体家族成员12(TNFRSF12)、TNF受体家族成员9(TNFRSF9)和TRAIL;Bcl-2家族的bcl-2,bcl-w,bax和bak1以及Akt等;表达下调的基因有Fas相关因子(FAF1)。结论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血管基因表达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特别是多个凋亡相关通路的基因在糖尿病早期就发生改变,而且多数处在通路上游。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涉及多条凋亡信号传导通路,分子生物化学水平上的变化还仅仅局限在凋亡的诱导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