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眼底病杂志》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谷氨酰胺合成酶表达的影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谷氨酰胺合成酶表达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M(u|¨)ller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G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模型组、模型对照组、PEDF干预组(干预组)、干预对照组,每组均为8只大鼠。模型组、干预组、干预对照组大鼠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不作任何干预,模型对照组为相同月龄的正常大鼠,干预组大鼠左眼玻璃体腔注射0.1μg/μl的PEDF10μl,干预对照组大鼠左眼玻璃体腔注射相同容积的磷酸盐缓冲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视网膜GS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变化。将视网膜M(u|¨)ller细胞置于高糖环境下培养,实验干预组中加入100 ng/ml PEDF,空白对照组加入相同容积的培养液,24 h后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PCR法检测PEDF对M(u|¨)ller细胞GS和IL-1β表达的改变。流式细胞仪锚定蛋白-异硫氰酸荧光素和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100ng/mlPEDF对高糖状态下M(u|¨)ller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实时荧光PCR法从基因水平和免疫组织化学法从蛋白质水平检测均显示,相对于模型对照组大鼠,模型组大鼠视网膜GS表达降低,而IL-1β的表达升高,实时荧光PCR法:GS:t=4.23,P<0.01;IL-1β:t=16.73,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GS:t=5.13,P<0.01;IL-1β:t=9.32,P<0.01;干预组大鼠玻璃体腔注射PEDF 48 h后,IL-1β的表达下降,GS的表达升高,与干预对照组比较,实时荧光PCR法:GS:t=3.87,P<0.01;IL-1β:t=3.61,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GS:t=3.32,P<0.05;IL-1β:t=2.63,P<0.05。在高糖环境下,通过实时荧光PCR法和Western bot法检测均显示PEDF可以下调IL-1β的表达,而上调GS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时荧光PCR法:GS:t=2.89,P<0.05;IL-1β:t=3.37,P<0.05;Western blot:GS:t=2.66,P<0.05;IL-1β:t=3.23,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PEDF可以抑制高糖环境下M(u|¨)ller细胞的凋亡,实验组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大鼠,PEDF可能通过下调视网膜M(u|¨)lle细胞中IL-1β的表达来上调GS的表达,从而改善谷氨酸循环,抑制神经节细胞的死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