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眼底病杂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七年筛查治疗结果临床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七年筛查治疗结果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观察遵循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防治指南进行ROP筛查和及时治疗对ROP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3~2010年7年间筛查确诊的1379例ROP患儿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由经验丰富的小儿视网膜专科医生用双目间接检眼镜或二代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Ⅱ)检查确诊,并密切随访记录病变发展过程。对于1期病变,2周复查1次,直至病变完全退化、视网膜血管长到锯齿缘。对于2期病变或阈值前病变,1周复查1次,若病变程度下降,改为2周复查一次,直至病变完全退化。对于3期病变或怀疑急进性后部型ROP,1周复查2~3次,如达到阈值病变或阈值前病变1型,在72h内进行激光光凝治疗。激光光凝治疗后每1~2周复查ROP变化,病变退化者随访处理,病变进展者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或视网膜冷冻治疗,出现视网膜脱离的4、5期患者接受巩膜环扎手术、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本组患儿随访6个月~2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52.3d。结果 7年间筛查确诊ROP1379例2758只眼。患儿出生孕周26~35周,平均孕周30.6周。出生体重800~2200g,平均体重1424.6g。其中,206例400只眼达阈值病变或阈值前病变1型需进行激光光凝治疗,占患眼数的14.5%。激光光凝治疗后,345只眼病变完全退化,占治疗眼数的86.2%;55只眼进展到视网膜结构不良,占治疗眼数的13.8%。其中,10只眼仅有视盘黄斑牵引,32只眼进展至4期,13只眼进展至5期。未达到需要治疗程度的2358只患眼病变均退化。病变自然退化或干预后退化者共2703只,占98.0%;视网膜结构不良55只眼,占2.0%。其中,4期占1.2%,5期占0.5%。进展至4、5期的45只眼中,6只眼行巩膜外环扎或垫压手术治疗,视网膜均复位,但残留视盘黄斑牵引;39只眼行保留或不保留晶状体的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17只4a期患眼视网膜均复位,15只4b期患眼中10只眼视网膜复位,5只眼未复位,13只5期患眼中仅4只眼视网膜复位,1只眼视网膜大部复位。结论及时有效的筛查和早期治疗能够减少导致视网膜结构不良的严重ROP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