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临床新医学 》 >耐索拉非尼肝癌细胞株的构建及耐药机制研究

耐索拉非尼肝癌细胞株的构建及耐药机制研究

             

摘要

目的构建耐索拉非尼肝癌细胞株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应用HepG2、Huh7细胞通过浓度递增法建立耐索拉非尼细胞模型。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对不同浓度索拉非尼的敏感性。通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通过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自噬标志因子P62、LC3的表达水平。结果获得耐索拉非尼肝癌细胞株HepG2-SR、Huh7-SR。随着索拉非尼药物干预浓度的升高,耐药细胞株及野生型细胞株的存活率均逐渐降低。HepG2-SR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显著高于HepG2细胞[(15.74±0.38)μM vs(7.27±0.44)μM;t=5.450,P<0.001];Huh7-SR细胞的IC_(50)显著高于Huh7细胞[(11.73±0.27)μM vs(4.92±0.31)μM;t=4.807,P<0.001]。相较于野生型细胞株,耐药细胞株具有更高的抗凋亡和迁徙能力。耐药细胞株的caspase-3、P6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细胞株(P<0.05),而LC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细胞株(P<0.05)。结论耐索拉非尼肝癌细胞株HepG2-SR、Huh7-SR具有更强的抗凋亡、抗生殖抑制和迁移能力,且自噬水平更高,为研究肝细胞癌对索拉非尼的耐药机制提供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