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神经科杂志》 >血管内超声在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血管内超声在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摘要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在脑梗死的病因中约占60%[1].颈动脉超声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具有安全简便、费用低、重复性好等优点,但其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分辨率有限,不能检测颈动脉颅内段病变,不能准确鉴别血管的重度狭窄与闭塞,并存在人为误差.长期以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直被公认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因其对病变狭窄程度的判断依赖于周围参照血管,且只能显示血管长轴的管腔影像,无法显示血管壁结构,不能正确地诊断病变的存在及狭窄程度,因此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影像学介入技术,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化的超声探头置入血管腔内进行显像,能清晰显示血管横断面,精确测量血管腔内径、截面积,并可发现早期粥样硬化斑块,根据斑块声学特征进行组织学分型,指导和评定血管内介入治疗[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