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脑梗死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区血流灌注水平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

脑梗死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区血流灌注水平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PWI-DWI)不匹配区血流灌注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机制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 1年6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且发病在72 h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84例,行磁共振灌注扫描,根据PWI-DWI的匹配情况将患者分为不匹配组(n=31)和匹配组(n=53)。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包括抗血小板、抗自由基、调脂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在发病时、治疗的第12天和治疗3个月时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不匹配组患者在治疗第12天时复查磁共振灌注扫描,比较治疗前后灌注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 d时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时不匹配组的ADL评分[(75.48±3.26)分]显著优于匹配组[(66.23±3.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9,P<0.05)。不匹配组患者不匹配区治疗前后的相对脑血流量增加7.37%(t=-2.076,P<0.05),相对平均通过时间缩短11.06%(t=2.972,P<0.01)。结论梗死灶周围具有PWI-DWI不匹配区域的患者远期神经功能改善好于PWI-DWI匹配的患者,可能与不匹配区的脑组织血流灌注的改善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