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药物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分析

药物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药物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药物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内容包含性别年龄分布、急性肾损伤所涉及的药物、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65例药物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男36例,女29例,男女比例为1.24:1,无性别好发倾向;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6.5±9.6)岁,年龄分为青年组16例(19~35岁)、中年组31例(36~60岁)和老年组18例(61~74岁).药物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直接相关药物种类极广,几乎覆盖了临床大多数用药,其中两种及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致病患者26例(40.0%),抗生素联合非类固醇类抗炎药8例(12.3%),利尿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致病6例(9.2%),其他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或抗生素患者7例(10.8%),单一抗生素致病2例(3.1%),化疗药物5例(7.7%),抗病毒药致病患者5例(7.7%),其他单一药物6例(9.2%).65例患者初步危险期12例、损伤期32例和衰竭期21例,临床尿常规主要表现出白细胞尿、蛋白尿、镜下血尿等.入院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其中隐血镜下红细胞41例(63.1%);60例患者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尿蛋白;血肌酐指标检查超出112μmol/L患者46例(70.8%).65例患者中50例肾脏组织活检结果 呈现出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9例(18.0%)、急性肾小管坏死并肾小球肾炎26例(52.0%)、急性肾小管肾炎8例(16.0%)、急性间质性肾炎合并肾小球肾炎7例(14.0%).衰竭期患者治愈率为47.7%明显少于初步危险期100.0%、损伤期8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致急性肾损伤属于临床常见病症,涉及药物种类多,病机复杂,临床综合治疗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效果及预后和肾损伤程度、原发病类型、年龄大小有较大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