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刊》 >小儿肺炎血小板4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小儿肺炎血小板4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观察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患儿血小板4项参数的变化,探讨小儿肺炎血小板4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6月收治的276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做咽拭子细菌培养、痰培养、鼻咽分泌物直接免疫萤光法检测呼吸道常见病毒抗原(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腺病毒),病程1周时静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MP-IgM抗体,>950 U/ml为阳性,所有患儿送检外周血白常规、C-反应蛋白(CRP)、肝肾功能,全部患儿均摄X线胸片.结果 病原菌明确肺炎的患儿共124例,包括细菌性肺炎3例、病毒性肺炎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61例(其中重症肺炎59例,轻症肺炎65例).病毒性肺炎患儿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组(P<0.01);重症肺炎急性期与轻症肺炎急性期比较,PLT、PCT、MPV及PDW均显著升高(P<0.01);重症肺炎恢复期与急性期比较血小板4项参数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状态异常为小儿肺炎普遍存在的病理过程,更易发生于病毒性肺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可作为判断小儿肺炎严重程度和病情变化的一项参考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