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磁共振成像》 >DCE-MRI和IVIM-DWI对下腰痛患者退变椎间盘新生血管的研究

DCE-MRI和IVIM-DWI对下腰痛患者退变椎间盘新生血管的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IVIM-DWI)对下腰痛患者退变椎间盘新生血管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 选取51例经腰椎后路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设为实验组,选取8例腰椎骨折经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行DCE-MRI和IVIM-DWI扫描,并分别测量DCE参数Ktrans、Kep、Ve和IVIM参数D*、D和f.椎间盘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IVIM-DWI、DCE-MRI参数和MVD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IVIM-DWI、DCE-MRI各项参数值在不同退变程度患者中的差异.结果 Ktrans值随着退变分级增加而增大(P<0.05),D值随退变分级增加而减低(P<0.05).Ktrans值、f值分别与MVD具有良好相关性(r分别为0.794,0.589;P值均小于0.05).结论 DCE-MRI和IVIM-DWI磁共振技术可无创重复地观察椎间盘退变的血管形成情况,并对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进行评估.

著录项

  • 来源
    《磁共振成像》 |2018年第9期|667-672|共6页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23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23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23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23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23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23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23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核磁共振成像;
  • 关键词

    微血管; 椎间盘; 腰痛; 磁共振成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