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肺癌杂志》 >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生存的预测因素

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生存的预测因素

         

摘要

背景与目的 吉非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KI),已被证实为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有效药物,其治疗亚洲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与联合化疗的疗效相当.国外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种族、性别、吸烟史及组织病理类型被认为是吉非替尼疗效及生存的相关因素.但在亚洲人群中,吉非替尼疗效及生存的预测因素尚未清楚.本研究回顾分析了中国153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情况,旨在分析疗效与生存的预测因素.方法 对2003年11月至2004年6月,参加吉非替尼在中国的注册临床研究的153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疗效及生存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疗效相关性采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生存分析运用Log rank检验及Kaplan-Meier、Cox回归分析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153例可评价的患者中,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及从初诊到吉非替尼治疗的时间间隔≥6个月者,与客观有效率明显相关(P<0.05).中位随访时间10.0个月(0.5~16.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0.3个月(95% CI,8.1~12.6个月),1年生存率为44.1%.COX回归分析显示,PS评分0~1、末次化疗达疾病控制以及吉非替尼治疗达疾病控制是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吉非替尼对既往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中国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年龄≤65岁及从初诊到吉非替尼治疗的时间间隔为≥6个月是吉非替尼疗效的预测因素.PS评分0~1、末次化疗达疾病控制及吉非替尼治疗达疾病控制是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肺癌杂志》 |2007年第5期|411-417|共7页
  • 作者单位

    510060,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10060,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10060,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10060,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10060,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10060,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10060,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肺肿瘤;化学(药物)疗法;
  • 关键词

    癌,非小细胞性; 吉非替尼/治疗应用; 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