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急性肾损伤临床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

急性肾损伤临床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

             

摘要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各科室常见的急危症之一,从轻微血肌酐升高到严重无尿性AKI,其损伤程度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2012年KDIGO指南对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的诊断及分级标准进行了修订[1],定义:(1)Scr在48 h以内增加≥26.5 μmol/L;(2)或者在7d内Scr增加≥基线值的1.5倍;(3)或者尿量每小时<0.5 ml/kg持续超过6h,符合以上3条之一均可诊断AKI.其标准分期为:Ⅰ期:增至基线1.5 ~1.9倍或血肌酐增加≥0.3 mg/dl(26.5 μmol/L),尿量:每小时<0.5 ml/kg,时间在6~12 h;Ⅱ期:增至基线2.0 ~2.9倍或血肌酐增加≥0.3 mg/dl(26.5 μmol/L),尿量:每小时<0.5 ml/kg,持续时间>12 h;Ⅲ期:增至基线的3倍或血肌酐增加≥353.6 μmol/L或开始肾脏替代治疗或患者年龄<18岁,GFR <35 ml·min-1·1.73 m-2,尿量每小时<0.3 ml/kg,其时间持续≥24 h,或无尿持续时间≥12 h.因为新修订的AKI的诊断及分级标准仍以血肌酐和尿量为主,不能过早反应早期肾损伤,所以探寻稳定、可靠、便捷、能反映早期AKI生物标志物,对AKI早期干预、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