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免疫学杂志 》 >SLC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及不同免疫方式抗肿瘤作用探讨

SLC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及不同免疫方式抗肿瘤作用探讨

             

摘要

目的:应用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成熟肽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SLC)转染树突状细胞(DC),探讨一种基因修饰DC的新方法及其抗肿瘤的生物学活性.方法:体外构建rAAV-SLC,按MOI为10、50、100与腺病毒(Ad2)协同转染小鼠骨髓来源成熟和未成熟DC,GFP作为成功转染的示踪蛋白.RT-PCR在mRNA水平、ELISA在蛋白水平检测SLC表达,Transwell检测转染DC的培养上清对T细胞的趋化作用.瘤苗的在体效应通过C57BL/6J小鼠肿瘤模型验证.皮下接种Hepal-6肿瘤细胞后成瘤小鼠分成3组:①生理盐水对照组,瘤内或足垫注射NS;②单纯DC对照组,瘤内或足垫注射未修饰DC;③SLC基因修饰DC组,瘤内或足垫注射SLC基因修饰的DC.每隔7天注射1次,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4周后分离瘤体,用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瘤体内CD4+T细胞、CD8+T细胞浸润情况.结果:rAAV-SLC在MOI为100时能成功转染DC,未成熟DC的转染效率显著高于成熟DC,并产生对T细胞有明显趋化生物学活性的SLC.动物实验表明,瘤内注射SLC修饰后DC,肿瘤大小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免疫组化显示瘤体内有较多的CD4+T细胞、CD8+T细胞浸润.足垫注射SLC修饰的DC与对照组相比,抗肿瘤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rAAV-SLC在Ad2的辅助下能有效转染未成熟DC并能表达具有趋化生物学活性的SLC.SLC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瘤内注射以其对CD4+T细胞、CD8+T细胞的吸引作用而发挥了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同时也进一步证实用树突状细胞进行肿瘤生物免疫治疗时,不同免疫方式对疗效有明显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