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新型抗凝药与华法林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防治的成本效果分析

新型抗凝药与华法林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防治的成本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评估中国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使用新型抗凝药预防卒中的成本效果,为中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药物的合理选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全球性临床试验ARISTOTLE、RE-LY及ROCKET-AF的研究数据及我国目前医疗成本,建立一年期决策树及长期外推Markov模型的方法,通过分别计算3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阿哌沙班(5 mg bid)、达比加群(150 mg bid、110 mg bid)、利伐沙班(20 mg qd)和华法林的调整质量生命年(QLAYs)及治疗成本,对新型抗凝药物用于中国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成本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NOACs治疗的总成本为163 586-582 710元,使用NOACs患者可获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为6.812-7.010。以华法林为参考的增效成本效果分析显示,成本效果比(ICER)为177 271-739 480元/QLAY,ICER利伐沙班〉ICER阿哌沙班〉ICER达比加群150 mg〉ICER达比加群110 mg。3种抗凝药物与华法林比较的ICER均大于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3倍,但小于部分城市人均GDP的3倍。一维敏感度分析显示该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稳定可靠。结论:目前在我国,与华法林相比,使用新型抗凝药物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不具备成本效果优势。目前仅在我国经济发达的某些城市,可推荐阿哌沙班或达比加群用于房颤卒中的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