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3例鼻腔鼻旁窦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23例鼻腔鼻旁窦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

目的 研究鼻腔鼻旁窦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23例鼻腔鼻旁窦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进行分析. 结果 23例鼻腔鼻旁窦恶性黑色素瘤中,男性15例(65.2%),女性8例(34.8%):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45岁,平均年龄57岁;位于鼻腔19例(82.6%),鼻旁窦4例(17.4%),临床表现全部为鼻肿物;病理组织学类型,小圆细胞型12例(52.2%),上皮样细胞型8例(34.8%),梭形细胞型2例(8.7%),多形性细型胞1例(4.3%):含有黑色素13例(56.5%),无黑色素10例(43.5%):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23例全部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100%,S-100和HMB45呈阳性反应的都为21例;阳性率都为91.3%,MelanA 19例呈阳性反应,阳性率占82.6%.结论 23例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主要表现为鼻肿物,发病部位大多数在鼻腔,联合应用S-100,HMB45和MelanA弥漫阳性在与其组织学相似的肿瘤鉴别中是诊断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重要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