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受体血清“封闭”供肝与眼镜蛇毒因子抑制异种肝移植超急排斥反应的协同作用

受体血清“封闭”供肝与眼镜蛇毒因子抑制异种肝移植超急排斥反应的协同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受体血清(recipient serum,RS)"封闭"供肝与眼镜蛇毒因子(CVF)抑制肝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HAR)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双套管法"制作豚鼠→SD大鼠原位肝移植HAR模型。取豚鼠和SD大鼠各24只,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供受体随机配对。移植前采集受体大鼠近交系其他个体血清,灭活补体备用。实验随机分为4组(n=6),受体血清(RS)实验组移植前用0.1%RS的林格氏液(Ringer)"封闭"供肝,CVF实验组受体大鼠在术前24h经尾静脉注射CVF 50μg/kg,另设RS+CVF联合实验组和Ringer液对照组。采用改良"双套管法"行豚鼠→SD大鼠原位肝移植;观察供肝植入后形态学改变、受体存活时间、移植肝病理损害程度和受体肝功能。结果各实验组大鼠异种供肝植入后均未见明显花斑样改变。各实验组大鼠移植后存活时间较对照组[(45.2±13.9)min]均明显延长(P<0.05),其中RS+CVF组大鼠存活时间[(161.5±30.9)min]长于RS组[(88.1±19.7)min](P<0.01)或CVF组[(125.2±25.5)min](P<0.05)。各实验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6.1±23.3)U/L](P<0.05),RS+CVF组ALT[(63.2±13.9)U/L]明显低于CVF组[(79.9±18.1)U/L](P<0.05)或RS组[(106.1±19.3)U/L](P<0.01)。各实验组移植肝血栓、出血、水肿等病理损害(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其中RS+CVF组大鼠移植肝病理损害最轻(P<0.05)。结论受体血清"封闭"供肝与CVF对肝移植HAR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