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胃肠病学》 >生物芯片在原发性肝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生物芯片在原发性肝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即全部核苷酸测序的完成,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心逐渐转向功能基因组。由此,一个大规模基因分析工具——基因芯片应运而生。基因芯片又称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DNA分析技术,一般包括寡核苷酸芯片和cDNA芯片两种。其基本原理是将成千上万个代表不同基因的寡核苷酸或cDNA“探针”密集而有规律地排列在固相支持物表面,通过与标记目的材料中的DNA或cDNA杂交,再对获得的信号应用扫描仪和相关软件进行分析。该技术具有高通量、高效率和样本量少等特点。正常基因的突变、癌基因的异常激活以及抑癌基因的失活、基因本身的多效性和机体免疫因素决定了肿瘤表型的表达与否[1]。通过对肿瘤基因表达谱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很好地定性肿瘤,揭示相似组织病理类型和不同临床特征的的亚临床分类,而且可以帮助确定不同肿瘤的治疗敏感性和判断预后,对肿瘤基因表达谱的分析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为分子肿瘤学书写了新的篇章[2]。肝细胞肝癌(HC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大多数中晚期HCC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很局限,预后凶险。迫切需要对其病因、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治疗敏感性和预后判断等进行更深入...

著录项

  • 来源
    《胃肠病学》 |2005年第s1期||共5页
  • 作者

    刘秀峰; 施瑞华; 郜恒骏;

  •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210029;

    210029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肝肿瘤;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