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腹腔降温对心肺复苏后兔海马神经损伤的影响

腹腔降温对心肺复苏后兔海马神经损伤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后腹腔降温法是否较其他降温法对新西兰兔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损伤更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48只新西兰成年大白兔,采用交流电致颤的方式建立CPR模型,依据降温方式的不同,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常温组(NT),腹腔内降温组(PC),体表降温组(SC)和头部局部降温组(LC)各12只。观察不同降温方法对自主循环恢复后(ROSC)鼓膜温度和血浆主要电解质的影响,ROSC后72 h取脑组织,计算海马CA1区有活力的神经元细胞数和凋亡神经元细胞数。各组数据依据正态检验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或秩和检验(Mann-Whitney rank),多重比较用LSD-t检验,ROSC率的比较用用行×列连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ROSC后PC法能快速诱导亚低温,PC组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为(26±7)min,而SC组和LC组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分别为(60±9)min,(69±12)min;维持亚低温阶段,除NT组外,其余各组鼓膜温度均稳定的维持在33~35℃之间。ROSC后各组动物在各观察时间点上组间主要电解质、酸碱、水平衡和肾功能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SC后72 h海马CA1区有活力的神经元细胞数分别为NT组(37.07±6.43)个/40×、LC组(35.13±6.97)个/40×、PC组(55.76±10.13)个/40×和SC组(50.70±7.38)个/40×(PC vs.NT,P<0.01,SC vs.NT,P<0.01,PC vs.SC,P=0.043,PC vs.LC,P<0.01,LC vs.NT,P=0.520)。凋亡神经元细胞数分别为NT组(44.07±6.09)个/40×、PC组(29.88±4.81)个/40×、SC组(33.55±5.67)个/40×和LC组(42.27±5.20)个/40×(PC vs.NT,P<0.01;SC vs.NT,P<0.01;PC vs.LC,P<0.01;SC vs.LC,P<0.01,PC vs.SC,P=0.026),LCvs.NT,P=0.364)。结论 ROSC后新型腹腔降温法能快速诱导亚低温和维持亚低温,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优于体表降温和头部局部降温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