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 》 >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在非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在非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观察经彩色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非病毒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探讨肝穿刺病理活检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肝穿刺活检的非病毒性肝病患者,分析患者的病因分布类型、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比较不同性别、年龄(<60岁和≥60岁)患者的疾病分布差异,分析两位病理科医师对病理结果诊断的一致性。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82例患者中,男73例(40.1%),女109例(59.9%)。最常见病因依次为免疫性肝病68例(37.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40例(22.0%),药物性肝损伤29例(15.9%)。男女与<60岁、≥60岁患者的病因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1、5.87,P均<0.05)。两位病理科医师对NAFLD、酒精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5、0.88、0.75、1.00)。两位病理科医师对免疫性肝病、NAFLD和药物性肝损伤诊断结果的一致率分别为52.9%(36/68)、75.0%(30/40)和48.3%(14/29),NAFLD的一致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P=0.023),两位病理科医师对免疫性肝病和药物性肝损伤病理诊断的一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859)。免疫性肝病、NAFLD和药物性肝损伤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60.3%(41/68)、85.0%(34/40)和55.2%(1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8,P=0.011),NAFLD的符合率最高;免疫性肝病和药物性肝损伤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639)。结论肝穿刺活检可较好地指导NAFLD的临床诊断,免疫性肝病和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需要将病理结果与病史和实验室指标等临床资料密切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