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多磺酸黏多糖减少中、低风险婴儿血管瘤治疗后发生湿疹及皮肤萎缩的多中心研究

多磺酸黏多糖减少中、低风险婴儿血管瘤治疗后发生湿疹及皮肤萎缩的多中心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外用β受体阻滞剂或595 nm PDL激光治疗中、低风险婴儿血管瘤时, 联合外用多磺酸黏多糖是否可减少治疗后血管瘤局部湿疹及皮肤萎缩的发生率, 分析危险因素。方法将来自全国5家儿童医院722例0~1岁中、低风险婴儿血管瘤(IH)患儿根据病情及对治疗方法的接受程度分为6组:外用β受体阻滞剂+外用多磺酸黏多糖(MPS)组(阻滞剂+MPS组)、单独外用β受体阻滞剂组(阻滞剂组)、595 nm PDL激光+外用MPS组(PDL+MPS组)、PDL组、PDL+阻滞剂+ MPS组、PDL+阻滞剂组。每天外用药物2次, PDL每4周治疗1次。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H患儿治疗过程中湿疹及皮肤萎缩发生的因素, χ2检验比较各治疗组间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时,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阻滞剂+MPS组与阻滞剂组IH患儿瘤体表面湿疹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未联合应用MPS(P = 0.007, OR = 3.887, 95%CI:1.439~10.493), 而瘤体表面皮肤萎缩发生与所分析因素无明显关系。PDL+MPS组与PDL组IH患儿瘤体表面湿疹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 未联合应用MPS(P & 0.001, OR = 7.402, 95%CI:2.604~21.042), 北方地区(P & 0.001, OR = 67.048, 95%CI:7.977~563.518);瘤体表面皮肤萎缩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未联合应用MPS(P= 0.001, OR = 9.371, 95CI:2.590~33.900), 瘤体血供丰富(P = 0.036, OR = 2.971, 95%CI:1.075~8.208)。PDL+阻滞剂+MPS组与PDL+阻滞剂组IH患儿瘤体表面湿疹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未联合应用MPS(P= 0.005, OR = 3.426, 95%CI:1.446~8.119), 北方地区(P & 0.001, OR= 31.704, 95%CI:6.924~145.158);瘤体表面皮肤萎缩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未联合应用MPS(P & 0.001, OR= 6.011, 95%CI:2.558~14.126), 南方地区(P= 0.022, OR= 3.021, 95%CI:1.177~7.753)。结论中、低风险IH外用β受体阻滞剂或595 nm PDL激光治疗时, 加用MPS可以减少湿疹及皮肤萎缩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