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全国过敏性疾病诊断与治疗进展研讨会
全国过敏性疾病诊断与治疗进展研讨会

全国过敏性疾病诊断与治疗进展研讨会

  • 召开年:2005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05-10-27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全国过敏性疾病诊断与治疗进展研讨会暨高级培训班论文汇编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变态反应学是一门新兴学科,1906年,著名的奥地利医师冯皮尔凯提出了"Allergy"一词,按字面的意思就是"变化了的反应",故译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与过敏反应是同义语,目前,前者更多的用于学术理论,后者则多用于临床实践.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变态反应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从现代免疫学的观点看,变态反应是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应答,变态反应学与免疫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免疫学的每一项成就都给变态反应学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IgE的发现不仅阐明了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也为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研究,一、要提高全社会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二、变态反应学的定位问题,三、过敏原的问题,四、积极开展变态反应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加强国际合作。
  • 摘要: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它是抵御外来侵害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物理屏障.而近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免疫学功能,逐渐认识到皮肤是一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过敏性接触性皮炎(CHS)是T细胞介导的针对皮肤接触的抗原发生的免疫反应.来源于朗格汉斯细胞(LC)的细胞因子(IL-12)及来源于T细胞的细胞因子(IFN-γ、IL-4、IL-10)、趋化因子(MCP-1)及共刺傲分子(ICAM-1、CD7、CD28、B7)等在CHS的致敏和激发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虽然其免疫反应发病机制的确切分子机制仍存争议,但近来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帮助我们对这一免疫反应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本文予以综述。
  • 摘要:利用天津市河西区气象铁塔站、和平区南京路站2000年3月~2002年10月花粉观测资料和天津市公安医院逐日花粉过敏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表明:花粉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在花粉传播期花粉过敏患者占总过敏人数的28.3﹪.而且花粉症高发期与花粉高峰期相一致;各月发病率与花粉浓度呈正相关.在实际预报服务中可利用花粉浓度变化来预测花粉症的发病率和高发期,通过多种媒体发布为广大公众服务,同时为本地区医务工作者及花粉过敏患者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目的:利用大鼠哮喘模型揭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其拮抗剂CGRP(8~37)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雄性SD大鼠分哮喘组(A)、治疗组(B)、对照组(C)各8只,分别给予腹腔注射致敏原后连续激发7d,其中治疗组于激发前30m腹腔注射CGRP(8~37),观察大鼠肺部组织学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其CGRP水平的变化. 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2)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GRP阳性细胞占气道上皮细胞的百分比哮喘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其中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3)哮喘组大鼠肺组织内CGRP染色灰度值明显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CGRP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GRP(8~37)可减轻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高反应性,可望作为哮喘治疗的药物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相关基因在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体内的差异表达. 方法: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总RNA抽提,纯化后的mRNA进行逆转录制备杂交探针,应用含有4000个人类全长互补DNA(cDNA)的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芯片对4例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和4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差异表达谱分析. 结果:在对基因表达谱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校正、聚类分析和统计学处理后,发现在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4000条免疫相关基因中差异表达基因351条,其中与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相关基因16条,与代谢相关基因13条,与免疫相关基因8条,与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和蛋白翻译合成相关基因各7条,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相关基因6条,与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相关基因3条,与细胞周期蛋白类、细胞骨架和运动相关基因2条,与细胞凋亡相关的蛋白、DNA合成和修复、重组蛋白、细胞受体相关基因各1条,其他未分类基因279条.有22条基因表达较对照组增高或降低4倍以上. 结论: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涉及到多个基因,rnf-8、il-8、ppat等免疫相关基因差异变化显著,提示其可能为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阿司匹林哮喘的疗效. 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疗效,10例患者每日口服一次孟鲁司特10mg连续4周. 结果:患者治疗后症状记分、夜间憋醒次数、无症状天数、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用量及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PEF均有显著改善. 结论:口服孟鲁司特4周可以明显改善阿司匹林哮喘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减少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用量,孟鲁司特是治疗阿司匹林哮喘的有效药物.
  • 摘要: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近几年对此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义名咳型哮喘,隐匿性哮喘或过敏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临床表现为持续反复发作性咳嗽,多于夜间发作,无感染征象,抗生素治疗无效.由于引起CAV的原因比较复杂,所以临床治疗效果不甚满意.我科采用卡介苗多糖核酸配合脱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本文报道材料,方法和结果。
  • 摘要:变态反应治疗室是医院变态反应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接所有的变态反应科的皮内试验、点刺试验、划痕试验、班贴试验、静脉抽血、肌肉注射、脱敏治疗(进口、国产)等的治疗工作,在变态反应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它不仅要尽快消除机体的不适,而且要消除不利于健康的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以满足病人和家属的要求.本文介绍变态反应治疗室的健康教育。
  • 摘要:@@变态反应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涉及到临床各学科,变态反应病是一种常见病,占人群发展率的1/4,随着近代科学,特别是免疫学的飞速发展,变态反应病才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近代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1997年3月到2005年2月,我科共诊治各种过敏性病人11733例,其中过敏性鼻炎3508例,过敏性哮喘3356例,过敏性荨麻疹1308例,过敏性紫癜140例,皮肤瘙痒症1035例、湿疹1025例、花粉症1060例、眩晕、过敏性结肠炎、过敏性肾炎、偏头痛、口腔溃疡401例等.本文结合临床资料讨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心理护理。
  • 摘要:目的:使用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对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针对交应原进行脱敏治疗. 方法:将变应原生物波逆转、放大后输回人体,对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脱敏治疗. 结果: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脱敏治疗的100例患者有效率为87.0﹪,痊愈率为33.0﹪. 结论: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较高,无任何不良反应.
  • 摘要:目的:应用生物共振技术,对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 方法:使用德国BICOM2000生物共振仪,利用配套过敏原浓缩样本及患者自带可疑过敏物,通过人体信息点测定过敏原. 结果:100例患者检测过敏原阳性527人次,食物及食物添加剂类过敏原阳性43人次(8.16﹪),吸入类过敏原阳性413人次(78.37﹪),其它过敏原阳性71人次(13.47﹪). 结论:生物共振技术检测过敏原,种类多,无创伤,十余分钟出结果,尤其适合与低龄患者。
  • 摘要:变态反应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国内变态反应疾病患者当以亿计,北京地区变态反应疾病的总患病率为36﹪,哈尔滨市变态反应疾病的患病情况尚未见报道.总IgE不能用来排除常见吸入组变应原导致的过敏,总IgE仅意味着过敏的概率相对较高,并有助于判断对特异性吸入组变应原阴性的病人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 摘要:习惯上我们把过敏性鼻炎分为常年性过敏鼻炎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两大类.但是实际上对哮喘病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相当多的哮喘病人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以北京为例每年的秋季我们总会见到一大批哮喘病人,他们从立秋(八月七、八日)开始出现症状,持续发病1~2个月到国庆节后哮喘续渐缓解,甚至不药而愈,其中还有不少病人在发病季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同时出现,亦有一部分病人在多年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发病之后又演变成为过敏性鼻炎与哮喘伴随出现.本文讨论 季节性和地区性哮喘与花粉过敏的关系。
  • 摘要:目的:为探明武汉市中心气传优势致敏花粉种类及飘散规律,探讨其与变应性鼻炎(AR)的关系. 方法:2003年11月~2004年11月采用重力沉积法,进行了气传花粉的调查;同时对26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单价花粉变应原浸液作过敏原皮试和发病季节的分析;对花粉症皮试阳性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含量的测定. 结果:全年调查观察到花粉26124粒,分属于25个科42个属.发现本市大气中的12种优势花粉,气传花粉飘散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春季的2~4月和秋季的8~9月,并受温度和风力的影响;花粉症患者发病季节与气传花粉高峰期相吻合.269例AR患者中皮试阳性率85.5﹪. 结论:本调查为国内和本地区致敏花粉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对AR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 摘要:目的:以7种临床常见的过敏原为例,评价CAP过敏原检测系统. 方法:2003年5月至2004年5月来我科就诊的门诊病例1008例,男413例、女595例,年龄5~70岁.详细询问病史,所有病例均进行了尘螨、蒿属花粉、葎草花粉、柏树花粉、猫毛、狗毛、链格孢的过敏原点刺皮肤试验,部分病例还进行了皮内试验和鼻黏膜激发试验,由一位经验丰富的变态反应学专家结合病史和体内试验结果作出过敏原特异性诊断.用CAP过敏原检测系统对上述过敏原进行特异性IgE检测,分析检测的真实性,计算预计值. 结果:共进行了1259项次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尘螨特异性IgE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达97.4﹪和98.7﹪;蒿属花粉、葎草花粉、猫毛特异性IgE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也可达90﹪左右;狗毛、链格孢、柏树花粉特异性IgE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大于80﹪;调整一致性均大于90﹪阳性预计值和阴性预计值亦较高. 结论:用CAP过敏原检测系统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真实性好,预计值高,结果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摘要:目的:研究大鼠哮喘模型静脉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的变化,探讨CGRP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用卵蛋白(OVA)致敏SD大鼠并雾化吸入刺激,制作大鼠哮喘模型.10只大鼠作为哮喘组和7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静脉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肺组织做病理切片,BALF进行HE染色并细胞分类计数,采用ELISA法检测静脉血和BALF中CGRP的浓度. 结果:哮喘组BALF中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2.3±09)×106/L],与对照组[(0.0)×106/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哮喘组静脉血中CGRP[(16.5±3.9)pg/ml],与对照组[(7.3±1.3)p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哮喘组BALF中CGRP[(52.5±148)pg/ml],与对照组[(36.4±10.0)p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哮喘大鼠静脉血和BALF中CGRP均明显升高,CGRP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摘要:目的:了解南京市儿童过敏性鼻炎及其生活质量相关问题流行病特征、家长对过敏性鼻炎认知程度. 方法:随机选择南京市7所小学三年级学生(9~10岁)为研究对象,设计"南京市儿童呼吸道疾病问卷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基线指标(年龄、性别、病程、家族史、基础疾病、诱因、居住环境、治疗情况、上年度学习成绩)以及生活质量相关问题(睡眠、性格、记忆等).根据ARIA诊断标准对问卷中有相关症状者,由专业调查员进行集中检诊而确诊.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①实际调查总数为1087份,应答率91﹪,有效问卷942份.②南京市9~10岁儿童过敏性鼻炎现患率为5.1﹪,男、女无统计差异,持续性45.8﹪,其中轻度20.8﹪、中-重度25.0﹪:间歇性54.2﹪,其中轻度45.8﹪、中-重度8.3﹪.③鼻塞影响睡眠94/273(34.5﹪);鼻塞程度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有统计学显著意义.(x2=30.691P=0.000);④过敏性鼻炎对睡眠状态、性格、记忆影响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分别为x2=33.553、P=0.000,x2=21.464P=0.000,x2=10.684P=0.014).⑤有家族史27.1﹪(13/48).⑥发病诱因:粉尘或刺激性气体33.4﹪(16/48)、花粉37.5﹪(18/48)、宠物21﹪(10/48).⑦仅4﹪(2/48)患儿家长了解鼻用糖皮质激素使用的个性化原则,无一位家长了解WHO-ARIA指南中阶梯治疗方案. 结论:南京市9~10岁儿童过敏性鼻炎现患率为5.1﹪.鼻塞对学习成绩影响有显著意义,过敏性鼻炎对睡眠状态、性格、记忆影响睡眠等影响有显著意义.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过敏性鼻炎发病机理中有重要作用.家长对过敏性鼻炎认知程度较低.
  • 摘要:目的:了解南京市儿童过敏性鼻炎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随机选择南京市7所小学三年级(9~10岁)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南京市儿童呼吸道疾病问卷调查表",调查分两阶段,问卷调查阶段、根据问卷结果筛选过敏性鼻炎可疑对象并进行专科检查予以确诊阶段.过敏性鼻炎诊断依据ARIA标准.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发放问卷总数为1087份,回收989份,应答率91﹪,有效问卷942份.南京市9~10岁儿童过敏性鼻炎现患率为5.1﹪(48/942),其中男5.6﹪(27/484)、女4.6﹪(21/458),男、女发病率无差异(x2=0.480,P>0.05);按ARIA标准:持续性45.8﹪(22/48),其中轻度20.8﹪(10/48)、中-重度25.8﹪(12/48);间歇性54.2﹪(26/48),其中轻度45.8﹪(22/48)、中-重度8.4﹪(4/48).在过敏性鼻炎危险因素中,40.0﹪患者伴有支气管哮喘,环境因素中家庭装潢后诱发症状不容忽视,27.1﹪患者有家族史. 结论:南京市9~10岁儿童过敏性鼻炎现患率为5.1﹪,初步了解南京市过敏性鼻炎流行病情况,为过敏性鼻炎标准化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 摘要:目的:比较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患者对不同种属蟑螂的过敏反应程度,以探讨不同种属蟑螂间可能存在的交叉抗原性及其程度. 方法:用ELISA法检测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中对三种蟑螂: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和德国小蠊变应原的特异性IgE抗体(sIgE). 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德国小蠊sIgE阳性率分别为23.5﹪、16.0﹪和14.0﹪,美洲大蠊较德国小蠊sIgE阳性率为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5),虽然美洲大蠊较黑胸大蠊sIgE阳性率高、黑胸大蠊较德国小蠊sIgE阳性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0;P=0.575);哮喘患者中美洲大蠊与黑胸大蠊sIgE反应符合率74.0﹪,美洲大蠊与德国小蠊sIgE反应符合率73.5﹪,黑胸大蠊与德国小蠊sIgE反应符合率85.0﹪.过敏性鼻炎患者对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德国小蠊sIgE阳性率分别为24.8﹪、17.6﹪和15.8﹪,美洲大蠊较德国小蠊sIgE阳性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40),虽然美洲大蠊较黑胸大蠊sIgE阳性率高、黑胸大蠊比德国小蠊sIgE阳性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6,P=0.658);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美洲大蠊与黑胸大蠊sIgE反应符合率73.9﹪,美洲大蠊与德国小蠊sIgE反应符合率75.2﹪,黑胸大蠊与德国小蠊sIgE反应符合率86.1﹪.过敏性鼻炎患者对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德国小蠊sIgE阳性率均比支气管哮喘患者sIgE阳性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64;P=0.688;P=0.638). 结论: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患者对三种蟑螂的过敏反应程度基本相当,三种蟑螂间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抗原性成分.
  • 摘要:目的:对具有特应性遗传背景的高风险婴儿随机进行不同方式的喂养干预,观察湿疹的发生情况,探讨喂养干预对婴儿湿疹的影响. 方法:从特应性夫妇中筛选出48例新生儿,测定脐血IgE,其中36例对脐血IgE>0.35ku/L的婴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给予低抗原性配方奶粉,延迟添加辅食等措施;非干预组:给予普通配方奶粉,4个月添加辅食.随访至18个月,观察婴儿湿疹的发生情况. 结果:6个月时,喂养干预组时婴儿湿疹的累计发生1例,累计发生率55﹪,非干预组婴儿湿疹累计发生6例,累计发生率33.3﹪;12个月时,喂养干预组时婴儿湿疹的累计发生2例,累计发生率11.1﹪,非干预组婴儿湿疹累计发生7例,累计发生率38.9﹪;13~18个月时,喂养干预组时婴儿湿疹的累计发生2例,累计发生率111﹪,非干预组婴儿湿疹累计发生7例,累计发生率38.9﹪,两组湿疹的发生率在各个阶段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发生湿疹的婴儿中,8例食物皮试阳性,6例检测到sIgE,以鸡蛋清最为常见. 结论:低抗原性配方奶、延迟添加辅食等喂养干预可以降低高风险婴儿特应性湿疹的发生率,是对具有特应性遗传背景的婴儿有效初级干预措施。
  •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及过敏的关系。 方法:选择反复喘息患儿(婴幼儿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15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91例进行研究,并选择肺炎患儿101例作对照,三组患儿均取鼻咽分泌物检测呼吸道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甲(InfA)、流感病毒乙(InfB)、副流感病毒Ⅰ、副流感病毒Ⅱ、副流感病毒Ⅲ、腺病毒等7种病毒,同时取外周血进行食物过敏原筛查(fx5E)及吸入过敏原筛查(phaditop). 结果:三组患儿病毒感染总阳性率为60.4﹪,毛细组患儿阳性率最高,达764﹪,三组患儿病毒检测总阳性率显著不同(P=0.000).不同组别患儿病原检测阳性均以RSV为主,其它病毒阳性率很抵.RSV阳性率以毛细患儿最高(68.1﹪),反复喘息患儿次之(46.7﹪),肺炎患儿最低(26.7﹪).所有患儿食物过敏阳性率为25.5﹪,吸入过敏原阳性率仅5.6﹪.在反复喘息患儿,其食物过敏原和吸入过敏原阳性率分别为35.2﹪和12.6﹪.三种疾病患儿的过敏原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吸入过敏原P=0.000,食物过敏原P=0.015),反复喘息组患儿吸入过敏原阳性率显著高于毛细组和肺炎组(P均<0.05),其食物过敏原阳性率也显著高于毛细组和肺炎组(P均<0.05),而毛细组与肺炎组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病毒检测阴性与不同病毒阳性各组间食物及吸入过敏原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RSV是诱发婴幼儿喘息和喘息反复发作的主要病原;婴幼儿过敏无论是喘息患儿还是非喘息患儿均以食物过敏原为主,吸入过敏原过敏较少,但反复喘息患儿的食物或吸入过敏发生率显著增高;过敏是婴幼儿反复喘息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发生与患儿是否存在过敏无关.
  • 摘要:研究背景:草花粉致敏引起的Ⅰ型变态反应病如过敏性哮喘等是影响全球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制备重组变应原疫苗应用于变态反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不仅可能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且还可能显著降低粗制变应原疫苗用于特异性免疫治疗(SIT)的副作用,成为国内外变态反应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国外目前很多花粉的cDNA文库已经构建,主要变应原成分及致敏蛋白组分已经被克隆、分析,如桦树花粉、豚草花粉、杉树花粉、樱桃花粉等,既往研究发现葎草花粉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气传致敏原之一.本课题主要目的是构建葎草花粉cDNA表达文库,为筛选葎草花粉主要变应原阳性克隆及基因重组变应原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 摘要:本文就近五年来国内诊治过敏性紫癜的情况,从发病原因、病理基础、免疫功能、细胞分子水平的情况、中医辨证、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做一概述。
  • 摘要:我院于2005年3月份建立了变态反应心理康复科,将心理治疗与变态反应治疗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一、心理康复的概念,二、过敏性疾病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心理研究,三、不良心理反应的来源,四、如何结合临床进行心理康复。
  • 摘要:本文报道作者在二十几年临床中遇到的食物过敏引起的过敏性结肠炎、过敏性偏头痛、过敏性肾炎共53例,他们通过变态反应检查、血清特异性检测、纤维结肠镜检查和食物激发试验证实为食物过敏引起.过敏性结肠炎是由牛肉、牛奶、虾、鳕鱼引起,过敏性偏头痛是由花生、腰果引起、过敏性肾炎是由虾引起的.本文简述了发病的症状、体征。
  • 摘要:笔者自1983年至今22年诊疗过敏性疾病约8万人次,符合脱敏(免疫)治疗约6万人次,实际坚持脱敏治疗的约3万人次,在这3万人次脱敏治疗中本人总结出8点体会:(1)脱敏(免疫)治疗的疗效:成人总有效率达70﹪~75﹪,儿童的有效率达80﹪~85﹪.(2)适合脱敏(免疫)治疗的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虫咬症;吸入过敏原明确的皮炎,湿疹、荨麻疹.(3)脱敏(免疫)治疗条件:共有8点参照全文.(4)选择脱敏(免疫)治疗起始量是关键.(5)脱敏(免疫)治疗的时间,大多数不少于2年以上,有1例长达22年.(6)抗原浸液的使用要求.(7)脱敏(免疫)治疗失败的原因:共8点参照全文.(8)脱敏(免疫)治疗常遇到的问题共4点参照全文。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