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肿瘤临床》 >不同评分系统评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的比较

不同评分系统评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的比较

         

摘要

cqvip:目的:比较现有预后评分系统在新诊断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中预测疗效及预后的有效性。识别治疗反应率和生存率明显较低的CML患者,有利于进行早期干预。进一步评估ELTS评分作为预测“CML相关性死亡发生率”这一新指标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一线伊马替尼治疗的17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hronic phase,CML-CP)患者,采用Sokal、Hasford、EUTOS及ELTS评分,将患者分为各个风险组并比较各评分系统对CML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主要分子学反应(major molecular response,MMR)及与CML相关性死亡发生率等治疗效果和随访评估的作用。结果:在172例患者中,EUTOS及ELTS评分系统能较好地预测MMR的累积发生率(P0.05)。ELTS评分在因CML导致相关性死亡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而Sokal、Hasford和EUTOS评分系统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7,P=0.10,P=0.08),与其他3项预后评分相比,ELTS评分在预测与CML相关性死亡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结论:在预测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的结局方面,EUTOS、ELTS评分系统优于Sokal、Hasford评分。新的ELTS评分可以对一线伊马替尼治疗CML患者的长期抗白血病疗效进行更好地前瞻性评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