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研究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研究

         

摘要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心肌长轴应变,以此评价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66例疑似心绞痛患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采集心尖四腔观、长轴观及二腔观图像,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17节段心肌长轴应变.于超声心动图检查24 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CTA结果将冠状动脉灌注区域心肌节段分为3组:A组为灌注区域无血管狭窄节段(612个节段);B组为灌注区域血管狭窄<50%节段(193个节段);C组为灌注区域血管狭窄>50%节段(317个节段).结果:A组长轴应变收缩期峰值(peak systolic longitudinal strain,LSp)为(-21.38±4.70)%,高于B组和C组[(-17.15±6.49)%和(-13.07±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LSp的ROC曲线下面积0.80(95%可信区间:0.771~0.831,P<0.01),以LSp =-16.69%为截断点,判断灌注区域血管狭窄程度>50%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75.9%.A组、B组和C组收缩早期心肌出现矛盾运动的发生率升高,分别为12.91%(79/612)、29.53 %(57/193)及68.77 %(218/317);且对应应变值增大,分别为(0.34±0.64)%、(0.70±1.30)%和(0.83±1.12)%(P<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够评价心肌主动收缩能力,可用于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量化评价,其与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