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CT血管成像与图像融合在颅内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CT血管成像与图像融合在颅内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螺旋CT在脑血管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与图像融合技术在颅内静脉畸形(intracranial venous malformation,IV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8排螺旋CT进行头部螺旋容积扫描,层厚1.25mm,间隔O.625mm,管电压120kV,管电硫120/150mA.经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帕醇,碘含量370mg/ml),注射速度为3.5~4.Oml/s,总量为80 ~100ml;动脉期延迟时间18~22s,静脉期延迟时间33~39 s.分析10例IVM的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的影像表现,利用"血管生长(add vessel)"法及电子切割法对图像进行处理,采用多平面体积重组、容积重建及图像融合技术对IVM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10例IVM患者中,单发7例,多发3例.IVM位于小脑半球6例,其中3例5处引流至一侧横窦,2例3处分别引流至岩下窦及大脑大静脉,1例引流至直窦;IVM位于额叶和颞叶各1例,引流静脉汇人大脑内静脉和岩上窦;IVM位于基底核2例,引流静脉经大脑大静脉引入直窦及窦汇.CT平扫:2例患者表现为条状、点状的略高密度影,3例患者伴发小脑出血,5例患者CT平扫未发现明显异常.动脉期:8例IVM的髓静脉及"中央静脉"密度淡薄,2例几乎看不到病灶,10例的影像学结果均未显示IVM的引流静脉"海蛇头"特征.静脉期:2,例因引流静脉的走行和扫描平面关系,"海蛇头"征显示不明显,另8例不仅清晰显示病灶,而且还显示病灶的"海蛇头"特征.采用容积重建、图像融合技术,均可清晰完整地显示颅内静脉畸形的组成及引流静脉全程的三维影像.结论 多排螺旋CT在诊断IVM中,脑静脉期血管成像优于动脉期.而静脉系统与病灶容积重建、图像的融合,是显示IVM的有效重建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