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心理行为因素与心律失常

心理行为因素与心律失常

         

摘要

@@ 心理应激有人译为紧张刺激、紧张反应等名词,心理应激的来源称为应激源,一般是指能引起抑郁和焦虑负性情绪的一些生活事件,如精神压力强烈而持久,可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促发交感张力亢进,释放儿茶酚胺过多,引起心肌纤维自律性异常增加,高浓度的儿茶酚胺还可通过Ca2+内流增加、后除极,以及诱发冠脉痉孪,加重心肌缺血,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为主的心律失常,临床上可引起严重的后果[1].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