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导向性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对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影响

导向性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对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导向性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RFMS)对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笔者单位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例符合入选标准且行RFMS的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作为导向治疗组;将笔者单位2012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4例符合入选标准但未行RFMS的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作为常规治疗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病历资料。伤后2 d内,导向治疗组采用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肺血管通透性指数,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监测MAP、CVP。伤后3~7 d,2组患者均按笔者单位常规方法进行补液治疗,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导向治疗组患者另以ELWI≤7 mL·kg-1·m-2为液体治疗导向指标实施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RFMS)。伤后3~7 d,记录2组患者24 h总入量、总出量、总入出量差,血乳酸值及氧合指数;统计伤后3~7 d、伤后8~28 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情况及伤后28 d内机械通气时间、病死情况。对数据行χ2检验、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伤后3、4、5、6、7 d,导向治疗组患者的24 h总入量与常规治疗组相近(t=-0.835、-1.618、-2.463、-1.244、-2.552,P&0.05)。伤后3 d,2组患者24 h总出量、总入出量差相近(t=0.931、-2.274,P&0.05)。伤后4、5、6、7 d,导向治疗组患者24 h总出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t=2.645、2.352、1.847、1.152,P&0.05)。伤后4、5、6、7 d,导向治疗组患者24 h总入出量差为(2 928±768)、(2 028±1 001)、(2 186±815)、(2 071±963)mL,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4 455±960)、(3 434±819)、(3 233±1 022)、(3 453±829)mL,t=-4.331、-3.882、-3.211、-4.024,P&0.05。伤后3、4、5、6、7 d,导向治疗组患者血乳酸值与常规治疗组相近(t=0.847、1.221、0.994、1.873、1.948,P&0.05)。伤后3、4 d,导向治疗组患者氧合指数为(298±78)、(324±85)mmHg(1 mmHg=0.133 kPa),与常规治疗组的(270±110)、(291±90)mmHg相近(t=1.574、2.011,P&0.05)。伤后5、6、7 d,导向治疗组患者氧合指数为(372±88)、(369±65)、(377±39)mmHg,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302±103)、(313±89)、(336±78)mmHg,t=3.657、3.223、2.441,P&0.05。伤后3~7 d,导向治疗组发生ARDS的患者略少于常规治疗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5,P&0.05);伤后8~28 d,导向治疗组发生ARDS的患者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χ2=0.827,P&0.05)。导向治疗组患者伤后28 d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t=-2.895,P&0.05)。导向治疗组伤后28 d内死亡患者少于常规治疗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结论 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条件下,伤后3~7 d实施以ELWI≤7 mL·kg-1·m-2为导向指标的RFMS,能有效降低严重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后期ARDS的发生率,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