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分期策略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

分期策略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

         

摘要

背景:高能量pilon骨折的治疗仍是创伤领域的一大挑战。切开复位内固定是经典的手术方法,但若不顾及软组织条件过早手术,伤口感染、皮瓣坏死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再手术率高。采用分期治疗策略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可有效减少软组织并发症率,同时又不影响骨折的复位和固定。目的:评价分期手术策略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16例高能量pilon骨折,男10例,女6例,年龄28—60岁,平均43.8岁。根据AO.OTA分型,所有病例均为C型,其中C2型9例,C3型7例,合并腓骨骨折13例。所有患者均在急诊一期行胫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积极抗感染、消肿治疗,并行CT检查明确关节受累情况。待软组织肿胀消退后,二期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定期复查摄片明确骨折愈合情况,并记录相关并发症,同时以美国骨科足踝外科踝与后足评分(AmericanOrthopaedicFootandAnkleScore,AOFAS)、模拟直观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及踝关节伸屈活动度评估最终治疗效果。结果: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5—14d,平均(8.6+2.4)d。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7d和10d出现皮瓣边缘坏死,1例经伤口换药后愈合,另1例经局部转移皮瓣修复后愈合。本组共获13例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示骨折端愈合时间10~15周,平均12周。平均AOFAS踝与后足评分71.8±10.6分(45~88分),VAS评分2.4±2.2分(0~8分),平均踝关节伸12.4°±7.0°(0°-25°),屈25.7°±10.5°(5°-45°)。随访期间2例分别于术后10个月和12个月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疼痛症状明显,经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后行踝关节融合术。结论:分期策略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可有效减少软组织并发症率,是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如此,高能量pilon骨折术后仍有一定的并发症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