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家蚕灰僵病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家蚕灰僵病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摘要

家蚕灰僵病为低频率发生的家蚕真菌性地方病,病原为爪哇棒束孢.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安徽潜山和浙江桐乡的2个家蚕灰僵病病原种群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利用12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3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93个,占70.45%.在种群水平上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指数(Is)具有一致性.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来自2个地区的19个菌株在遗传相似系数0.76处完全按地理来源分为2个类群;基于ISSR信息的三维主坐标分析(PCA)结果与分子聚类结果一致.2个家蚕灰僵病病原种群间的基因流(Nm)为0.5106,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287,说明种群间遗传多样性高于种群内.2个种群单独聚类表明,潜山地方病种群在0.8的相似处有一个明显的优势类群,而桐乡种群未表现出优势性.上述分析可知,家蚕灰僵病病原种群表现出与地理来源相关的空间异质性,种群异质性是地方病种群维持的重要原因.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6年第1期|55-61|共7页
  • 作者单位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工程研究所,亳州236800;

    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6;

    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6;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工程研究所,亳州236800;

    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6;

    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6;

    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6;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南昌33004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476.12;
  • 关键词

    家蚕; 灰僵病; 爪哇棒束孢; 地方病; ISSR;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