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脊髓PD-L1在骨癌痛模型小鼠中的表达及其对小鼠痛行为的影响

脊髓PD-L1在骨癌痛模型小鼠中的表达及其对小鼠痛行为的影响

         

摘要

目的评价脊髓水平程序性死亡配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在骨癌痛小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C3H/HeJ小鼠96只,4~6周龄,体质量20~25 g,采用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接种NCTC 2472纤维肉瘤细胞制备小鼠骨癌痛模型。第一部分实验:C3H/HeJ雄性小鼠6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2):假手术组(Sham组)和骨癌痛组(Tumor组)。第二部分实验:C3H/HeJ雄性小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n=8):骨癌痛组(T组)、骨癌痛+鞘内注射PD-L1组(PD-L1组)、骨癌痛+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组(NS组)和假手术组(S组)。Sham组和Tumor组分别于接种前、接种后4、7、10、14、21 d时进行痛行为学测量,包括机械缩足阈值(PWMT)和自发抬足次数(NSF),每组于各时点随机处死4只小鼠取脊髓腰膨大,Western blot检测PD-L1的表达。接种瘤细胞后14 d,PD-L1组和NS组小鼠分别单次鞘内注射PD-L1 1μg/5μl和生理盐水5μl。T组、PD-L1组、NS组和S组于接种后14 d、给药前、给药后2、4、6、24 h时测定小鼠PWMT和NSF。结果与Sham组比较,Tumor组接种后7~21 d PMWT降低,NSF增加(P<0. 05)。与接种前和Sham组比较[接种前(0. 38±0. 06)、Sham组:10 d(0. 35±0. 08)、14 d(0. 38±0. 08)、21 d(0. 36±0. 07)],Tumor组接种后10 d, 14 d,21 d脊髓水平PD-L1表达上调[(0.77±0. 06)、(1. 21±0.04)、(1.18±0.06)](均P<0.05)。与NS组比较,PD-L1组给药后2~6 h时PWMT升高[NS组(0.25±0.12)g、(0.25±0.12)g、(0.31±0.12)g,PD-L1组(1.43±0.49)g、(1.35±0.44)g、(0.95±0.26)g],NSF减少[NS组(11.74±1.31)次、(13.78±0.0.91)次、(13.63±1.06)次,PD-L1组(4.90±0.82)次、(4.15±0.71)次、(7.65±0.56)次](P<0.05),直至24 h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小鼠接种肿瘤细胞后脊髓水平PD-L1表达增加,且鞘内注射PD-L1可减轻骨癌痛模型小鼠的疼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