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儿童肺炎链球菌性蜂窝织炎7例临床特点分析

儿童肺炎链球菌性蜂窝织炎7例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性蜂窝组织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18家儿童医院的细菌培养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收集到确诊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PD)的1138例患儿中感染类型为蜂窝组织炎的住院患儿共7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7例肺炎链球菌性蜂窝织炎患儿占18家医院IPD患儿的0.6%(7/1138例)。其中男5例,女2例;起病年龄1个月~6岁,中位年龄为2岁。农村4例,城市3例。1例存在基础疾病,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临床表现:发热、伴感染灶局部红肿热痛等表现。蜂窝织炎病灶部位:眼眶蜂窝织炎2例,面颊部感染2例,上肢、头部及臀部感染各1例。病初情况:2例眼眶蜂窝织炎患儿分别伴鼻窦炎和化脓性中耳炎,1例为急性根尖周炎治疗后,1例为化疗结束后10个月。并发感染类型:7例中并血流感染6例,并细菌性脑膜炎2例,并肺炎1例。其他培养结果:外周血培养为肺炎链球菌6例,病灶局部脓液培养阳性2例。菌株药物敏感试验: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敏感6例,耐药1例。治疗:3例单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2例头孢菌素联合青霉素类治疗,2例脑膜炎患儿予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3例局部脓肿者予切开引流;2例脑膜炎患儿收住重症监护病房,1例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住院时间14.3 d(5~41 d)。出院结局:6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蜂窝组织炎是儿童IPD的少见感染类型,多见于3岁及以下儿童,以头面部和眶周为主要感染部位,可伴血流感染或细菌性脑膜炎,多数预后良好。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8期|P.609-612|共4页
  • 作者单位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45;

    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2科 710003;

    河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 石家庄050031;

    深圳市儿童医院感染科 518038;

    保定市儿童医院感染内科 071000;

    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 长沙410007;

    杭州市儿童医院感染科 310014;

    安徽省儿童医院感染科 合肥23005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儿科学;
  •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蜂窝织炎; 儿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