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痉挛性瘫痪大鼠肌注肉毒毒素后肌肉组织超微结构变化

痉挛性瘫痪大鼠肌注肉毒毒素后肌肉组织超微结构变化

摘要

目的观察痉挛性瘫痪大鼠肢体注射肉毒毒素后,局部肌肉神经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特点,为合理应用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瘫痪提供重要的组织形态学依据。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6只)和实验组(84只)。对照组开颅钻孔,但不予电流刺激;实验组通2.5mA恒流直流电30s,2次,通电间隔20s,以损毁锥体束制备痉挛性瘫痪模型。选择成功模型72只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A及实验组B(各36只)。实验组B局部注射肉毒毒素6U/kg,实验组A注射等容量9g/L盐水,对照组不注射。注射部位为瘫痪的右下肢腓肠肌。实验组A、B分别于注射后3、7、15、30、60、90d,进行其肌肉组织活检,对照组同时间点取活检。行光、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B早期肌肉萎缩程度及肌纤维结构破坏(Z线断裂、紊乱、消失、肌丝溶解、三联管紊乱、空泡变性)情况均较实验组A严重且出现时间早。痉挛性瘫痪下肢注射肉毒毒素7~15d无髓神经纤维终末端可见神经递质小泡聚集,但无突触样结构;15~30d可见其可疑终板样结构,即细胞膜局部出现较多深而密的皱褶,皱褶处可见较多成簇的性质不明的深染颗粒,但未见神经递质小泡,也无明显的突触前膜样结构;90d可见其肌纤维萎缩与肥大并存。结论肢体痉挛性瘫痪后肌注肉毒毒素,不仅可诱发神经芽生,还可造成部分运动终板退变,且其间有不明性质的深染颗粒。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早期可加速痉挛性瘫痪肌肉肌萎缩的发生和发展,注射后90d出现肌纤维代偿性肥大。肉毒毒素治疗不但可使痉挛肌肉松弛,而且有望为其日后肌纤维结构的修复(肌肉代偿肥大)创造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