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麻醉学杂志》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纹状体组胺水平的变化及脑室内注射组胺的效果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纹状体组胺水平的变化及脑室内注射组胺的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脑内组胺能神经元的代谢活性,及组胺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无镇痛作用。方法第一部分:疼痛组大鼠部分结扎坐骨神经致神经病理性疼痛(n=12),对照组大鼠行假手术(n=12),2周后在2组大鼠的纹状体内插入透析管,收集透析液,检测其组胺浓度。第二部分:分组情况与第一部分相同,2组大鼠腹腔内注射氯苯氨啶(左旋组氨酸脱羧酶抑制剂),每小时收集1次纹状体透析液,持续5h,检测其组胺浓度并测定痛阈。第三、四及五部分实验中,均选择左侧坐骨神经部分结扎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脑室内或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n=6):脑室内注射低剂量组胺(30μg)、高剂量组胺(300μg)或腹腔内注射左旋组氨酸(500 mg/kg),评价注药后痛阈的改变。结果静息时纹状体内组胺水平疼痛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氯苯氨啶诱导疼痛组大鼠纹状体内组胺水平增高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疼痛组大鼠痛阈明显升高(P<0.05)。脑室内注射低剂量组胺以及腹腔内注射左旋组氨酸可使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觉过敏,而脑室内注射高剂量组胺则产生镇痛作用。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脑纹状体组胺代谢活跃,氯苯氨啶诱导的大鼠脑纹状体内细胞外组胺水平的升高及脑室内注射大剂量组胺可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