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肝脏》 >干扰素诱发严重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及产生机制

干扰素诱发严重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及产生机制

         

摘要

重组人干扰素是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有效药物,多数患者对干扰素的应用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然而干扰素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血小板减少是其中之一。干扰素所致血小板减少通常程度较轻(下降幅度10%~50%),然而少数患者却可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甚至危及生命,不得不中IE治疗。

著录项

  • 来源
    《肝脏》 |2009年第4期|340-342|共3页
  • 作者

    李丽; 闾军; 韩大康;

  • 作者单位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745.11;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