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

             

摘要

正 山东淄川的蒲家庄有一座普普通通的茅草屋,私塾先生蒲松龄生长于斯。先生兄弟四人,分家时他分到薄田二十亩,“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居住条件如此简陋。直到四十九岁那年,先生还在为筑新居而四处奔波,喟叹“茅茨占有盈寻地,搜括艰于百尺楼”。迫于生计,他经常靠借债、典当度日,他有首诗的标题颇能说明问题——《薄有所蓄,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