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糖尿病杂志》 >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生理意义

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生理意义

         

摘要

目的 研究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生理意义.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WHO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足组(DF组)55例[其中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68±11)岁]和糖尿病组(DM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5±11)岁].以同期我院门诊的健康体检者30名(年龄、性别均匹配)为对照组(NC组).测定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4h尿白蛋fL1排泄率(UAER),测定肱动脉压和踝动脉压并计算踝肱指数(ABI),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下肢动脉病变.EH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DM和DF组中他汀类调脂药的应用对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差齐性的正态分布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或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I-WallisH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DF组血清脂联索水平显著高于DM组,较NC组亦有升高趋势[(9.7±5.3)vs(5.4±2.8) vs(8.3±3.4)mg/L,F=8.65,P<0.01].在DF组中,随着UAER的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步升高[正常白蛋白尿组(6.O±1.7)mg/L,微量白蛋白尿组(9.O±3.4)mg/L,大量白蛋白尿组(11.7±4.4)mg/L;,=10.22.P<0.OI].DF组中使用他汀类药物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较未使用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0±6)vs(8±3) mg/L,t=-1.27.P>0.05]c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BMI、HbAIc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14、-0.329,均P<0.05),与UAER、IMT、HDL-C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1、0.360、0.441,均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DL-C、UAER为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脂联索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HDL-C、UAER为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