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间断喂养与持续喂养对危重症患者肌肉萎缩和营养状态的影响

间断喂养与持续喂养对危重症患者肌肉萎缩和营养状态的影响

摘要

目的比较间断喂养与持续喂养对危重症患者肌肉萎缩和营养状况的影响以及营养不耐受情况,为临床危重症患者选取更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重症监护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接受肠内营养的59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间断喂养组(32例,每次泵入200~250 mL营养液,每天4~5次,每次间隔5~6 h)和持续喂养组(27例,常规持续匀速泵入营养液)。观察两组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肠内营养前及营养支持7 d后的相关指标变化,包括股直肌厚度及横截面积,营养状态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血糖〕,误吸、腹泻、便秘、呕吐、胃残余量异常(胃残余量>250 mL)等营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以及ICU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营养支持7 d后股直肌厚度及横截面积均有所减少,提示两组患者均出现肌肉萎缩,且间断喂养组与持续喂养组股直肌厚度及横截面积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直肌厚度变化值(cm):-0.06±0.04比-0.07±0.03,股直肌横截面积变化值(cm2):-0.71±0.23比-0.81±0.24,均P>0.05〕;间断喂养组与持续喂养组营养支持7 d后营养状态相关指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Hb(g/L):102.2±10.9比103.2±11.3,ALB(g/L):34.1±3.6比32.9±4.0,PA(mg/L):209.8±10.6比205.9±13.7,血糖(mmol/L):6.34±1.91比6.93±3.54,均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误吸、腹泻、便秘、呕吐等肠内营养不耐受情况,但间断喂养组胃残余量异常发生率较持续喂养组明显降低〔9.4%(3/32)比33.3%(9/27),P<0.05〕。间断喂养组与持续喂养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21.03±11.51比21.41±9.74,P>0.05)。结论与持续喂养相比,间断喂养未能明显改善危重症患者的肌肉萎缩及营养状态,但可减少患者胃残余量异常增多的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是一种易于实施、安全可行的喂养方法。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年第7期|P.844-848|共5页
  •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重症监护中心 陕西西安710038;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重症监护中心 陕西西安710038;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重症监护中心 陕西西安710038;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重症监护中心 陕西西安71003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护理学;
  • 关键词

    喂养方式; 危重症; 肌肉萎缩; 营养状态; 耐受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