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创伤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动态变化及其与创伤预后的关系

创伤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动态变化及其与创伤预后的关系

         

摘要

目的研究严重创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在创伤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 连续纳入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伤后1、3、5、7、14 d外周血, 分离白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表面CD64、CD274、CD279表达及CD3+总T淋巴细胞、CD4+、CD8+ T淋巴细胞亚群。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和伤后28 d内是否发生脓毒症分组, 分析患者细胞免疫指标的动态变化及与创伤严重程度、感染并发症的关系;进一步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细胞免疫指标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I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42例创伤患者, 其中ISS&25分的严重伤患者8例, 16分&ISS≤25分的重伤患者及ISS≤16分的轻伤患者各17例;伤后28 d内发生脓毒症6例, 脓毒症发病率为14.3%。在创伤发生后不同时间点比较各细胞免疫指标动态变化显示, CD64指数和CD4+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H=15.464、P=0.004, F=2.491、P=0.035)。伤后1 d和3 d, 损伤越重的患者, 其CD64指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CD279阳性率越高。伤后1 d轻伤、重伤、严重伤患者的CD64指数分别为2.81±1.79、1.77±0.92、3.49±1.09, 中性粒细胞CD279阳性率分别为1.40%(0.32%, 2.04%)、0.95%(0.44%, 2.70%)、12.73%(3.00%, 25.20%), 淋巴细胞CD279阳性率分别为3.77%(3.04%, 5.15%)、4.71%(4.08%, 6.32%)、8.01%(4.59%, 11.59%), 单核细胞CD279阳性率分别为0.57%(0.24%, 1.09%)、0.85%(0.22%, 1.25%)、6.74%(2.61%, 18.94%), 其中严重伤患者CD64指数显著高于重伤患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CD279阳性率显著高于轻伤和重伤患者(均P&0.05)。伤后3 d, 严重伤患者CD64指数和淋巴细胞CD279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重伤患者〔4.58±2.41比2.43±1.68, 7.35%(5.90%, 12.28%)比4.63%(3.26%, 6.06%), 均P&0.05〕。发生脓毒症的患者伤后1 d CD64指数和单核细胞CD279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发生脓毒症的患者〔4.06±1.72比2.36±1.31, 3.29%(1.14%, 12.84%)比0.67%(0.25%, 1.48%), 均P&0.05〕, 伤后3 d淋巴细胞CD279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发生脓毒症的患者〔8.73%(7.52%, 15.82%)比4.67%(3.82%, 6.21%), P&0.05〕。此外, 相关性分析显示, 伤后1 d, 淋巴细胞CD279阳性率与SOFA和ISS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3、0.394, 均P&0.05);单核细胞CD279阳性率与APACHEⅡ、SOFA和ISS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9、0.452、0.490, 均P&0.01);中性粒细胞CD279阳性率与APACHEⅡ和ISS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8、0.388, 均P&0.05)。结论 CD64指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CD279表达水平与创伤患者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监测细胞免疫功能可能对创伤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