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模拟昼夜节律的镇静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模拟昼夜节律的镇静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观察模拟昼夜节律的镇静方案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撤除镇静后昼夜节律的形成、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等方面是否具有优势.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收入ICU的机械通气患者用信封法完全随机分为昼夜节律组(CR)、每日中断组(DI)、持续输注组(CS)、按需镇静组(DS)4组,每组30例,因DS组不良反应多,入组10例后去除该组,最终入组患者共90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镇静药物剂量、每日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持续时间、ICU停留时间、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需置入胸引管的气压伤)和不良反应(患者意外拔管、再次插管、气管切开、死亡),并测定生化指标,10:00和22:00各记录1次在岗护士人数.结果 CR、DI、CS3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体重、APACHEⅡ评分、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组镇静药物总剂量(mg:5466.7±620.4)、平均镇静药物剂量(mg·h-1·kg-1:2.19±0.61)均明显高于CR组(4344.5±816.0、1.00±0.51 )、DI组(4154.3±649.4、1.23±0.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R组与DI组无差异.CR组每日清醒时间(h:4.40±1.30)较DI组(0.59±0.26)、CS组(0.15±0.02)均明显延长(均P<0.05).各组并发症的发生未见统计学差异;DI组不良反应的发生(2例次)较CR组(1例)、CS组(0例)明显增加(P=0.0477).撤除镇静后,CR组昼夜节律正常者较CS组明显增加(19比9,P=0.0339).CR、DI、CS 3组间白天在岗护士人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65、1.41、1.14,均P<0.01),夜间则无差异.各组生化指标未见差异.结论 模拟昼夜节律的镇静方案有助于ICU机械通气患者脱离镇静后昼夜节律的形成,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不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具有一定临床适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