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伴良性结节状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伴良性结节状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伴良性结节状改变的关系。方法:收治胃窦黏膜有良性结节样改变的患者,内镜观察确定有结节状形态改变,并在有明显结节处取活检组织3块,其中1块立刻作Hp快速尿素酶试验,判定有无Hp感染;另外2块送病理检查,观察胃黏膜淋巴滤泡形成和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并采用亚甲蓝-硼酸染色法进一步明确诊断Hp感染情况。观察诊断为结节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并伴有结节状改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病理表现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和根除治疗的效果。结果:将胃黏膜良性结节状改变的慢性胃炎患者分为结节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40例结节性胃炎病例中,Hp感染率92.5%(37/40),45例萎缩性胃炎伴结节状改变病例中,Hp感染率55.6%(25/40),经给予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根除治疗后,随着Hp的根除,复查胃镜:结节性胃炎组内镜下结节90%(36/40)消失,萎缩性胃炎组内镜下结节4.4%(2/45)消失,P0.05)。结论:结节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但结节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尤为密切,是更应考虑Hp根除治疗。根除Hp后结节性胃炎的病理、内镜下表现及临床症状均可明显改善,而萎缩性胃炎(伴有结节状改变)只能改善症状,对于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结果无明显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