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肿瘤学杂志》 >UGT1A1基因多态性在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

UGT1A1基因多态性在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 1A1基因多态性在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中的安全性和作为疗效预测指标的价值.方法 在FOLFIRI方案化疗前分离mCRC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HRM法测定UGT1A1基因型.根据NCI CTC 3.0和RECIST 1.0标准分别评价化疗的不良反应和疗效,并分析UGT1 A1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反应和近期有效率(RR)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UGT1A1基因型对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结果 38例患者中,UGT1A1* 28位点的野生型(TA6/6)有31例(81.6%),杂合突变型(TA6/7)2例(5.3%),纯合突变型(TA7/7)5例(13.2%);UGT1A1*6位点的野生型(G/G)有28例(73.7%),杂合突变型(G/A)8例(21.1%),纯合突变型(A/A)2例(5.3%).在3~4级延迟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方面,UGT1A1*28的野生型(TA6/6)显著低于TA6/7和TA7/7基因型(P<0.05),UGT1A1*6的野生型(G/G)也显著低于G/A和A/A基因型(P<0.05).RR和PFS在UGT1A1各种基因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mCRC中,UGT1A1* 28位点和UGT1A1 *6位点突变可以作为严重的延迟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预测指标,但UGT1A1基因多态性与疗效无关.

著录项

  • 来源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990-995|共6页
  • 作者单位

    233004 安徽蚌埠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233004 安徽蚌埠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233004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安徽省呼吸病临床与基础重点实验室;

    233004 安徽蚌埠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233004 安徽蚌埠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233004 安徽蚌埠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233004 安徽蚌埠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233004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安徽省呼吸病临床与基础重点实验室;

    233004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安徽省呼吸病临床与基础重点实验室;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肠肿瘤;
  • 关键词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 基因多态性; 伊立替康; 转移性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