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针灸 》 >不同刺灸法对大鼠功能性便秘干预作用的比较研究

不同刺灸法对大鼠功能性便秘干预作用的比较研究

         

摘要

目的:比较毫针刺法、电针和艾灸对大鼠功能性便秘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只)、模型组(11只)、药物组(8只)、毫针组(11只)、电针组(11只)和艾灸组(11只)。除对照组外,余组均以盐酸洛哌丁胺混悬液连续灌胃6d制备功能性便秘模型,同时对照组以等体积饮用水灌胃。毫针组、电针组和艾灸组均于每日灌胃后1h分别给予毫针针刺、电针干预、艾条温和灸,均取"天枢""上巨虚";药物组予西沙必利混悬液灌胃,均每天干预1次,连续6d。计量各组大鼠干预最后1日24h摄食量、粪便量及粪便含水量,采用炭餐指示剂进行肠推进率试验,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阿利新蓝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结构及黏膜层酸性黏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结肠组织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c-kit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24h摄食量、粪便量均减少(均P0.05),各干预组肠推进率均升高(均P0.05),粪便含水量仅艾灸组降低(P0.05);艾灸组粪便含水量低于毫针组、电针组(均P<0.01),毫针组、艾灸组肠推进率均低于电针组(均P<0.01)。HE染色显示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结构正常、完整,各组间无明显差异。阿利新蓝染色显示黏膜层黏液物质,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酸性黏液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毫针组、电针组和艾灸组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SCF、c-kit mRNA表达均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毫针组、电针组和艾灸组SCF、c-kit mRNA表达均升高(均P<0.05);毫针组、电针组c-kit mRNA表达均低于艾灸组(均P<0.05)。结论:毫针刺法、电针和艾灸均对大鼠功能性便秘具有不同程度的良性调整作用,以电针作用最佳,毫针刺法次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