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农药在包气带内残留及迁移性研究

农药在包气带内残留及迁移性研究

         

摘要

农药的使用为农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农药对土壤和 地下水的污染已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土壤包气带是农药在环境中的贮藏库和集散地[1 ] 。农药进入土壤后,可以被淋溶、蒸发、吸附和降解。某些地区,地下水埋藏浅,上无隔 水 层或隔水层隔水性能不好,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经降水或灌溉水淋溶,可沿包气带渗入含水 层中,引起地下水污染[2]。包气带成为农业活动施用农药污染地下水时不可逾跃 的地 带。本文从避免地下水受农药污染角度出发,研究农药在包气带中残留情况及淋溶到地下水 的可能性。为此,选择吉林省西部松原市前郭县地区为研究区。该区是吉林省及国家商品粮 基地之一,地处松花江冲积平原,包气带沉积物主要为全新统地层,其岩性结构大多具双层 结构,即上部为亚砂土或淤泥质亚粘土,颗粒较细,下部为细砂或粉细砂,地下水埋深较浅 。包气带中水分在6—10月份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灌溉水渗入,在此期间,水分一般表现 为向下运动,直接补给含水层中的地下水[3]。研究区主要农业活动齐备,农药使 用种类较多、用量较大。现在常用农药为旱田除草剂阿特拉津,水田除草剂丁草胺等。历史 上,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普遍大量使用过有机氯类农药(如六六六、DDT等)。为了解 研究区环境状况,分别对五个具有不同耕作类型和土壤类型的包气带土层及地下水进行了取 样分析。结果在五个点的包气带不同层位及地下水中普遍检测到有机氯类农药,浓度最高为 0.81μg/kg,最低为0.0011μg/kg。这说明历史上曾使用的极难降解 的有机氯类农药已污染了该区的整个包气带土层及地下水,地下水中的有机氯类农药是经包 气带淋溶而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