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医药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其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658例采用均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存在邻近椎体再骨折将其分为再骨折组(123例)及非再骨折组(53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指标,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水泥注入量、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t=3.707、1.892、1.558、1.461、1.317、1.299,P>0.05);两组患者骨水泥外渗、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治疗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890、65.680、74.949,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为骨水泥外渗,保护因素为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治疗(OR=9.865、0.229、0.319,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为避免出现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应避免骨水泥外渗,并给予科学的抗骨质疏松及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加快痊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