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医药》 >肝素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后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肝素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后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 观察肝素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后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08例行心导管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肝素的用量将患儿分为高剂量肝素组(148例)和低剂量肝素组(160例).比较手术前后及不同剂量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凝血五项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 308例患儿,平均年龄(5.6±8.4)岁,其中<1岁患儿占18.83%,男性患儿148例,占48.05%.入组患儿中,以动脉导管未闭最为常见,占43.18%;而肺动脉及主动脉瓣狭窄较为少见,仅占2.92%.术后患儿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术前,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高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肝素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均高于低剂量肝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患儿的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不同剂量的肝素使用对于患儿抗血栓的有效性和出血风险的安全性并无显著的影响.肝素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中的使用安全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