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医药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凝血功能的检测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凝血功能的检测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100例,对两组研究者使用法国STAGO全自动凝血功能分析仪采血后4 h内检测凝血功能,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二聚体(DD);日本KX-21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比较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TT、APTT、PT、DD、FIB的变化情况.结果 肝硬化组PLT为(82.5±35.5)×109/L,低于对照组的(170.6±38.4)×109/L;肝硬化组APTT、TT、FIB、MPV、PDW、P-LCR分别为(48.4±3.5)s、(22.1±3.4)s、(2.5±0.9)g/L、(14.4±0.8)fl、(20.7±1.3)fl、(43.2±5.3)%,高于对照组的(32.6±1.8)s、(15.8±1.3)s、(2.3±0.2)g/L、(10.4±0.6)fl、(12.3±1.2)fl、(35.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 A级APTT、TT、PT、DD指标均低于Child B级和C级,FIB指标高于Child B级和C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 B级APTT、TT、PT、DD指标均低于Child C级,FIB指标高于Child C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肝功能损害程度越重,凝血功能障碍越明显.血小板的量质关系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可作为预测肝硬化患者出血的一项高危因素,对于临床评估患者肝脏的储备功能、凝血功能紊乱程度及肝功能损害程度有重要参考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