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当代医药 》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溶栓后临床结局的关系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溶栓后临床结局的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溶栓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定义为溶栓后24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溶栓前升高≥4分,预后不良定义为3个月改良Rankin评分>2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预后不良和3个月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8例(15.3%)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55例(46.6%)预后不良,23例(19.5%)3个月内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OR=1.058,95%CI=1.006~1.112)和溶栓前NIHSS评分(OR=1.099,95%CI=1.019~1.186)均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矫正NIHSS评分(OR=1.251,95%CI=1.145~1.366)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OR=1.049,95%CI=1.009~1.091)仍是3个月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房颤(OR=3.600,95%CI=1.079~12.017)、中性粒细胞百分比(OR=1.068,95%CI=1.012~1.127)和溶栓前NIHSS评分(OR=1.177,95%CI=1.068~1.297)是溶栓后3个月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对静脉溶栓后临床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