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当代医药》 >门诊抽血室不合格血标本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门诊抽血室不合格血标本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摘要

cqvip:目的分析门诊抽血室不合格血标本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收集2018年1~6月我院门诊部抽血室血标本623616份,由检验技师依靠肉眼和仪器判断血标本是否合格,反馈给抽血室后对不合格血标本逐一登记,重新抽血后再次送检。记录不合格血标本数量,分析不合格血标本产生原因和检验项目构成。结果623616份血标本中不合格标本为339份,不合格率为0.054%。339份不合格血标本原因构成从高到低依次为送错实验室58例(17.1%)、条码贴错导致血标本与检测项目不相符56例(16.5%)、试管错误(抗凝试管和普通试管用错;不同抗凝管混用)55例(16.2%)、血量过多42例(12.4%)、同名同条码标本39例(11.5%)、抗凝血液凝固或有细小凝块35例(10.3%)、血量不足31例(9.1%)、溶血14例(4.1%)、脂浊9例(2.7%)。不合格血标本项目构成由高到低依次为红细胞沉降率64例(0.267%)、凝血功能75例(0.204%)、血常规92例(0.059%)、其他项目57例(0.028%)、生化51例(0.025%)。结论血标本不合格因素涉及护士、医生、检验师、护理员、护工等诸多环节。认真处理好每一个环节,提高血标本质量,给医生诊断提供依据,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