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现代医生》 >肝脏酶谱对肝病类型及预后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肝脏酶谱对肝病类型及预后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脏酶谱对肝病类型及预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肝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计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乙肝患者43例、慢性乙肝患者5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49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32例、健康体检者45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五组患者肝脏酶谱水平,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 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ad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甲胎蛋白(α-feto-protei,AFP),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检测结果 进行评价.结果 五组血清ALT、AST、GGT、ALP、AF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乙肝组ALT、AST、GGT、ALP显著高于其余四组(P<0.05),肝硬化组与肝癌组ALT、AST、GGT显著高于慢性乙肝组(P<0.05),肝癌组AST、GGT、ALP、AFP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5).当以血清肝脏酶谱联合预测急性乙肝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预测慢性乙肝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20;预测肝硬化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659;预测肝癌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627.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肝脏酶谱与肝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显示ALP水平是影响肝癌患者生存时间的预后相关因素.结论 通过检测肝脏酶谱水平有助于对不同类型肝脏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且ALP可以用于肝癌患者预后的评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